金融知识

“货币增强” 产品兴起,适合你投资吗?
发布时间:2025-08-19     点击率:31

最近,“货币增强” 产品成了热门话题,不少投资者都在打听这类产品。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5 年二季度 “货币增强” 产品规模突破 5000 亿元,环比增长 80%,这个增长速度相当惊人,成为低风险理财市场亮眼的黑马。


图片

“货币增强” 产品到底是什么

图片


简单来说,“货币增强” 产品就是在普通货币基金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特别的手段,让投资者有可能获得比普通货币基金更高的收益。


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合作机构会给投资者补贴收益。这些合作机构可以是基金三方代销机构、券商,甚至是信托等。


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叠加其他低风险投资策略。货币基金本身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市场工具,如短期国债、央行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等,收益相对稳定但不算高。而 “货币增强” 产品在此基础上,可能会配置一小部分短债,或者参与同业存款业务等,通过这些微调来提升整体收益。将80%资金投入货币基金,20%配置短债基金,利用短债收益率拉高整体收益,这是科学配比。


与普通货币基金比,“货币增强” 产品收益一般更高,普通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一般在 1.5% 左右,而 “货币增强” 产品通过合作机构补贴等方式,能将收益率提升至 2% 左右。在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这 0.5% 左右的收益提升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同样的,风险方面,“货币增强” 产品略高于普通货币基金。但总体来说,两者风险都处于较低水平,都属于稳健型投资产品。


与银行理财相比,“货币增强” 产品在收益上没有明显优势,风险上相差也不大。不过“货币增强” 产品起购金额更低,多数 1 元起投,对小额投资者来说,“货币增强” 产品投资门槛更低。


图片

“货币增强” 产品可能会让部分投资者想到我们前几期提到的“贴息”理财产品,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点击链接了解一下:“贴息” 理财重现,对投资者是好事吗?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货币增强”产品与“贴息”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货币增强”基金的收益逻辑是用部分资金承担更高风险换取收益,而“贴息”则是通过转移其他持有人收益来提高利息。“货币增强”基金组合需披露配置比例,受基金法规约束,是合法备案的组合产品。而“贴息”则涉及灰色操作,有一定的合规风险。


图片

“货币增强”产品适合哪类投资者

图片


1.保守型、稳健型投资者


“货币增强” 产品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风险水平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符合稳健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比如,一些临近退休的投资者,希望资金能有一定增值,同时保证资金安全,“货币增强” 产品就比较适合他们。但是要在正规金融机构购买,否则可能会面临其他风险。


2.对流动性有要求的投资者


如果你有短期闲置资金,比如 1-3 个月内暂时不用的钱,“货币增强” 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货币增强” 产品流动性较好,支持 T+1 赎回,在需要资金时能快速变现。像上班族每个月发工资后,部分资金在短期内没有明确用途,就可以投资 “货币增强” 产品,让资金在闲置期间也能产生收益。


3.资金规模较小的投资者


。对于小额资金投资者,“货币增强” 产品优势明显。起购金额低,多数 1 元起投,几百元、几千元都能参与投资。相比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动辄 5 万元、10 万元的起购金额,“货币增强” 产品降低了投资门槛,让小额投资者也能享受到相对较高的收益。比方说大学生手头有几千元生活费结余,就可以通过投资 “货币增强” 产品进行理财。


图片

投资“货币增强” 产品注意事项

图片



图片

看清补贴规则

要了解合作机构的补贴是长期的,还是短期促销手段。有些产品可能仅在前 30 天补贴较高收益,之后收益会恢复到普通货币基金水平。在投资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明确补贴期限,避免预期收益落空。


除此之外要确认补贴来源是否合规。有些不合规的补贴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潜在风险。但一般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增强” 产品都会有明确合规补贴来源。


图片

评估风险等级

一般来说,“货币增强” 产品风险评级为低风险,但不同产品在投资策略、合作机构等方面存在差异,风险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投资者要查看产品风险评级,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图片

关注流动性限制

虽然多数产品支持 T+1 赎回,但具体到账时间可能因机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有资金使用计划时,要提前了解赎回到账时间,避免影响资金使用。


图片

分散投资

不要把所有闲置资金都集中投入一款 “货币增强” 产品。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单一产品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比如,可以将资金一部分投资于 “货币增强” 产品,一部分投资于银行活期存款,一部分投资于短期债券基金等,通过合理配置不同资产,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平衡。



当前市场环境下,“货币增强”产品借相对较高的收益、较低的风险和较好的流动性,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但是在投资选择上,依然要保持理性,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期限和资金规模,合理进行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