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

地方债置换新政:城投债投资的“安全边际”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07-02     点击率:34
2024 年 10 月,财政部推出第五轮地方债置换新政。




新增6万亿元置换额度: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连续5年专项债支持:每年安排80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化债,累计4万亿元。




央地协同机制:财政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央行配套货币工具支持。


截至2025 年 5 月,置换债发行进度已达 63%,显著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那么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城投债投资该如何布局?



城投债是什么



城投债的全称是城市投资建设公司债券,属于企业债的一种。由地方政府设立的城投平台公司发行,这类公司通常由地方国资委控股,名称多含 “城市建设投资”“交通投资”“发展改革”等关键词


城投债的资金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高速公路、保障房、水利工程等,本质上就是地方政府基建的“融资工具”

所以城投债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项目周期长、短期现金流较弱,依赖政府财政支持


按照信用评级划分,城投债可以分为AAA级、AA+级、AA级及以下分类


  • AAA级主要为省级或省会城市城投平台发行,比如“广东粤投”“北京城建”,信用风险最低。

  • AA+级多为地级市或经济强县平台发行。

  • AA级及以下多为县级或弱区域平台,信用风险最高。


风险越低的收益率通常更低,风险越高的收益率越高。


按照期限划分,城投债可以分为短久期(1-3年),长久期(5-10年),期限越长收益率通常越高,但是受利率波动和财政变化的影响也更大。



早期很多人认为城投债有“政府隐性担保”,地方政府不会允许城投平台违约,因此城投债被视为“准政府债”,信用等级接近国债。事实上,政府也确实会对资金缺口给予财政补贴。


但2018年以来监管收紧,明确“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要求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剥离政府信用背书。因此虽然这种隐性担保没有完全消失,但弱区域的城投债需要警惕财政压力导致的风险。




城投债适合哪些投资者下手




与其他固收类产品相比,城投债的收益处于中等区间,风险也处于中等区间。如果投资者追求高于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的收益,且能接受中等流动性,AAA 级城投债可作为配置选项之一。比较适合以下几类投资者:


稳健型投资者

城投债的本质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市场化融资工具,历史上违约案例比较少,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厌恶股票等高波动资产、但不满足于国债/存款低收益的投资者,发达地区城投债可作为“固收+”配置的一部分。


具备区域分析能力的投资者

城投债的信用风险高度依赖区域经济实力,投资者需要熟悉宏观经济、区域财政、城投平台运作逻辑,能通过公开数据(如地方政府债务率、财政自给率、平台资产负债表等)评估区域风险。



有长期资金配置需求的投资者

投资期限最少要大于一年才适合投资城投债。





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参与




投资者直接参与门槛比较高,可以通过证券公司购买公开发行的城投债,起投金额通常为 10 万元。


但是要购买城投债需要满足金融资产不低于 500 万元或近 3 年年收入不低于 50 万元,且具备 2 年以上投资经验。


所以普通投资者如果要买城投债,可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参与。


 债券型基金    


比如一些信用债基金,部分持仓包含城投债,或者跟踪城投债指数,起投金额比较低,有的10元起,有的100元起,比较适合小额分散投资。


  银行理财    


投资于城投债的理财产品也是有的,但注意选择明确标注“投资城投债”且底层资产为优质区域平台的产品,注意避开“无具体投向”的模糊表述。


无论选择哪类方式,城投债投资都要注意:



图片

区域优先

“好区域”比“好平台”更重要。优先选择经济强省(如江苏、浙江、广东)的地级市及以上平台,或中西部核心省会(如成都、武汉、长沙)的平台。这些区域财政实力强、产业支撑足,化债能力显著优于弱区域。 


债务率超300%、财政自给率低于30%、连续多年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即使平台评级AAA,也要谨慎。


图片

分散投资

投资至少3个以上不同省份的城投债,避免单一区域政策变动冲击整体组合。 长短期债券搭配可以平衡流动性与收益性。


图片

关注政策与风险事件

重点关注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政策,以及央行货币政策。



城投债的投资本质是用区域经济基本面的研究能力换取风险溢价。对于普通投资者,若无法深入分析区域风险,建议通过头部机构发行的固收类产品间接参与,且配置比例不超过个人金融资产的20%,以控制整体风险。

图片



注: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