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

国家队入场!散户如何借 ETF 布局 A 股底部?
发布时间:2025-04-18     点击率:411

2025年4月7日,中央汇金、中国国新、中国诚通三大“国家队”同步宣布增持ETF,总规模超2000亿元。


  • 其中中央汇金明确表态将“均衡增持结构”,重点布局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单日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超500亿元,创下历史纪录。


  • 中国国新则启动800亿元专项再贷款资金,定向增持半导体、AI等科技类ETF。


  • 中国诚通千亿资金聚焦能源、交通等央企核心资产。


这场被市场称为“定向爆破”的行动,直接推动当日ETF成交额激增5倍,沪深300ETF单日净流入175亿元。


  此次动作有三个显著特点  


  • 资金体量空前;


  • 风格覆盖全面,不同以往侧重大盘蓝筹,反而均衡布局沪深300、中证 1000、科创 50 等多风格 ETF;


  • 政策协同升级,央行同步表态 "必要时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形成了国家队 + 央企 + 地方国资的护盘体系。也标志着中国版平准基金初具雏形。


散户能行动吗


消息一出,不少散户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背后有三点原因:


当前 A 股核心资产性价比创历史高位

沪深 300股权风险溢价(ERP)回升至7%,接近 2024 年 9月和 2月的底部水平。股息率 TTM 达 3.67%,超出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2 个百分点,核心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资金共振效应明显

ETF 单日净流入 740 亿元,创历史天量,其中沪深 300ETF 占比超 50%。资金从中小盘向宽基 ETF 集中,形成 "虹吸效应"。国家队的增持直接打破“下跌-赎回-再下跌”负循环。


政策红利

央行再贷款、险资入市比例提升、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速,形成 "宽货币 + 宽信用" 的政策环境。


然而,其中的风险更需关注~


散户入局需要警惕哪些风险


1.托底≠无脑抄底


政策推出会加速市场调节,但是政策底≠市场底,国家队入场≠立刻暴涨,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历史数据显示,政策底到市场底平均间隔 3-6 个月。例如,2018 年 10 月汇金增持后,市场继续调整 4 个月才见底。因此,即便政策红利凸显,也不代表散户可以无脑抄底,还需紧密关注市场变化。


2.流动性风险


部分行业ETF单日成交不足千万,急跌时可能产生较大折价,成交额低于 1 亿元的 ETF 要慎选。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有时难以对大量的产品进行分析筛选,可以借助投资平台上一些现成的ETF筛选工具,可以按成交额、费率、跟踪误差等指标筛选,还能实时监控净流入排名。


普通投资者如何布局


1.用宽基ETF打底


宽基 ETF成分股覆盖面较广,跟踪市场的主要指数,包含了众多行业种类,具有相当代表性。不仅交易成本较低,还能有效分散风险。目前主要的几种有沪深 300ETF、中证 500ETF、创业板 ETF、上证 50ETF。想要详细了解可以点击链接查看往期文章:一图了解股市宽基三强——中证 A500、沪深 300 、标普 500


以沪深300ETF为例,覆盖A股76%市值,年化波动率18%,适合稳健型投资者,也更适合拿来做打底。通过宽基 ETF 更好捕捉市场均值回归机会。


2.抓住高潜力主线


新质生产力、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成为政策红利。比方说半导体 ETF、云计算ETF等。但需要关注波动风险,尤其需要关注政策变动和科技动态。


3.分散单一风险市场


有宽基ETF打底,在标的选择上可以广撒网,不要将资金聚焦在某一只或单一行业上,甚至可以放眼全球,搭配跨境 ETF,捕捉全球科技红利。


4.善于使用工具


对于散户来说,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可以让自己事半功倍,大大缓解投资压力。


  • 比方说一些投资平台的实时监控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捕捉资金动向,还能够按照多个维度进行筛选,剔除流动性差的标的。


  • 除此之外,很多平台的定投计算器,只要输入 ETF 代码,就能自动生成历史收益曲线,验证策略有效性。还能根据估值动态调整金额,低位多投、高位少投。


  • 证监会官网 "最新公告"栏,可以帮助投资者第一时间获取国家队增持动态,把握政策节奏。央行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可以解读降准、再贷款等配套政策,预判市场流动性变化。


  • 最后就是投资平台上的风险预警工具,可以及时监测折溢价,避免高溢价买入。例如,某 ETF 溢价率超 3% 时就需要警惕。还能查看规模、流动性、持仓变动,识别资金炒作痕迹。


总之,国家队入场是 A 股中长期价值的信号灯,但散户需要在借势与独立判断之间找到平衡。当市场情绪冰点与政策底共振时,理性布局才能在复苏周期中收获超额收益。


注: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