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

投资者注意,注册制后常提的证券欺诈发行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07     点击率:2385

近期,证券行业又有新动作,打击欺诈发行证券犯罪提上了日程。


5月31日,公安部发布了一则通知,主要提及的是打击防范证券犯罪工作,通知中提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证券犯罪出现了新特点,应当及时调整打击策略和重点。

 

尤其提到对欺诈发行证券犯罪,坚持毫不姑息、一查到底,特别是要加大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犯罪的打击力度。

 

证券犯罪其实包含的比较多,比方说通知里提到的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财务造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犯罪、诈骗国家资金和科技专项资金、侵犯商业秘密。

 

还特别提到利用股票发行注册制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虚拟盘”等诈骗犯罪。




欺诈发行证券罪是什么


具体来说,通知中特别提到的“欺诈发行证券犯罪”到底是什么,体现在哪些行为上,我们详细来说一说。


欺诈发行证券罪


指的是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简单总结:在发行证券的过程中欺骗了消费者和投资者,并且产生了严重后果,就构成了犯罪。

 

证券欺诈发行从行为上来说具体就是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并发行了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达到数额巨大(500万元以上)、后果严重,才会构成犯罪。


欺诈发行罪看起来跟诈骗罪差不多~

其实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01.证券欺诈发行的主体是发行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的人或企业,而诈骗罪一般是打着正规公司的旗号,假冒进行诈骗


02.证券欺诈发行的股票债券本身是合法的,一般诈骗发行的股票债券是非法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很多材料都是伪造的。


03.从目的上说证券欺诈发行是为了筹集资金,而诈骗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欺诈发行证券有何危害


从宏观的方面来说,欺诈发行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秩序,投资者在市场中因为欺诈发行受到损失,就会降低对市场和监管部门的信心。如果大面积出现欺诈发行,资本市场就会被严重扰乱,成为圈钱的赌场。


从微观的方面来说,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之前,都会参考招股说明书、认股书等材料。如果这些材料里的公司状况与盈利水平等数据都是夸大虚构的,就会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投资失误,造成资金损失。


所以有关部门对于证券欺诈发行的打击一直是比较严格的。


为了应对证券欺诈发行,今年2月份,证监会发布了《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试行)》。股票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等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已经公开发行并上市的,证监会可以依法责令发行人回购欺诈发行的股票,或者责令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买回股票。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如果你欺诈发行了股票、债券,那你就自己买回去。

 

《办法》主要适用于注册制下股票发行人欺诈发行并上市的情形。

 

5月31日,科创板有两家公司被强制退市,这也是科创板出现的首批退市公司,而被强制退市的原因就是欺诈发行。这种情况不多见,干脆利落,可见监管在这方面也是日趋严格的。


投资者如何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投资者自己有没有办法识别某家企业是否是欺诈发行?


答:说实话难度比较大。投资者与股票发行人之间的信息差是非常严重的,一般很难自己辨别。


那么要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最重要的就是知道:


遇到证券欺诈发行,如何及时止损或者索赔?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因为证券欺诈发行给投资者带来大量的损失,投资者是可以索赔的。包括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

 

赔偿的主体是违规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中介机构。大量普通投资者如何进行索赔?小金之前介绍过“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违规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中介机构都可列为被告,可以点击链接了解一下:

中小投资者的专属——带你了解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


作为普通投资者,做到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及时撤出、及时止损,是在投资理财过程中最大程度保障个人资金安全的通用方法。投资理财是一门学问,不可盲目投资,充分了解风险是一切投资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