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

“时间银行”来了,滋润的老年生活靠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28     点击率:4035

“怎么才能让老年生活过得更自在?”这个问题困扰着社会各界人士,政府在探索更成熟的养老保障措施,打工人在努力让养老生活做到“有钱不慌”。这些年,新型养老不断推出,实际上就是对养老建设的一步步探索,“时间银行”这个词你听过吗?


“时间银行”步入北京






“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

 

image.png


6月1日,《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正式施行。

 

根据有关负责人的介绍,近期北京市民政局将发布平台微信小程序或APP,方便群众完成登录、认证、发布信息、记录时长等各项操作。






“时间银行”是什么







“时间银行”最早是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开始倡导的,指的是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中国许多地区都小范围的实践了“时间银行”,北京关于“时间银行”的试点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所以对有过关注的人来说,这个词可能并不陌生。


“时间银行”连接的是两方:


图片

提供服务的一方:志愿者



参考北京的标准,经过培训之后,只要满18周岁并在北京常住的居民就可以成为志愿者,开立“时间银行账户”,未满18周岁的在校生也可以在监护人的带领下参与。


图片

需求方:老人



满60岁的老人完成身份认证后,账户里有时间币就可以发布需求。






时间币是怎么来的






以北京为例,志愿者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最小存储单位是0.5个,不满15分钟没有时间币,满15分钟不满45分钟是0.5个,满45分钟没有满一小时15分钟的是1个。


时间币可以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赠送给自己的直系亲属。


时间币本质上就是一种时间交换,是拿“时间”来交换“时间”,不能进行现金或实物的变现。

 

可以兑换的服务包括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出行陪伴、文体活动、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训讲座、指导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等八大类服务

 

当志愿者的时间币达到1万个后,可以在年长衰弱或失能后,按照城乡特困人员待遇入住辖区内的公办养老机构。

 

“时间银行”的存在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鼓励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同时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循环,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减轻社会和政府的负担,在人与人之间实现互助。






还有哪些新型养老尝试






除了“时间银行”,这些年新型的养老模式一直在不断尝试中。

 

比如“多代同楼”模式,年轻人由于工作、租房压力大,可以付比较低的租金住进养老院,但同时需要承担一些志愿服务。比如说陪老人聊聊天、做做饭、干一下家务之类的。


但“多代同楼”有个问题,住进来的年轻人和楼里的老年人毕竟不认识,脾气能不能合到一起,聊天能不能聊的顺心,双方会不会出现矛盾造成相反的效果,这都是未知数。

 

还有一种养老模式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存在,那就是“抱团养老”,与比较熟的老人朋友住在一起,互相帮衬,同时又能有共同话题,避免老人过于孤独产生情绪上的问题。

 

但“抱团养老”的问题就是不一定每个人都可以正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住在一起的老人身体都不能有太大的问题。


包括我们上文提到的“时间银行”,时间与时间之间是不是平等的?陪聊的一小时和干家务的一小时应该等值吗?志愿者退休后,需要年轻志愿者提供服务时,能保证志愿者的水平和素质吗?

 

目前,处于尝试阶段的新型养老模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还在进行摸索和改进,希望在未来最终可以出现一种成熟的、适用于大多数人的养老模式。






我们需要为老年生活做何准备






都说求人不如求己,未来还会出现哪些新型养老模式是未知的,但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规划如何能拿到更多的养老金是实实在在的。


图片

重视第三支柱养老



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构成部分,为个人养老提供了很大的助力,还不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小伙伴点击链接回顾一下: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你愿意用多少工资缴纳?

 

个人养老金有一个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一年12月)。


做个简单的计算:

 

假设小金今年30岁,60岁退休,从今年开始缴纳个人养老金,缴纳30年。如果按照年收益率5%计算。


小金退休后每月个人养老金约6023元

 

基础养老金制度之下,大部分人退休金每月在2000-3000元之间,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属于非常高的退休金了。所以个人养老账户的建立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养老金补充。

 

除此之外,年轻人也可以购买一些养老目标基金进一步做准备。总之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时间越久现在的钱就越不值钱,越早做准备就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越从容。


图片

助力养老保障的那些政策



了解当地的养老福利政策能更好的保障养老生活的质量。



01税收递延


2018年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个人购买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缴费可以在限额内据实做税前扣除,限额按照不超过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来确定。

 

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关于税收递延的政策尚未落地,暂可以此为参考。

 

换句话说:应缴的个税先“借给”大家去做养老投资,等领养老金的时候再收取



02对特殊家庭的补贴政策


2022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有困难的家庭可以进行申请。

 

不同地区还有很多不同的针对本地区的福利政策,在未来对于个人养老制度也会继续推出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无法预知几十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但是了解当下的新型养老模式,了解更多的养老福利政策,早做准备,一定可以尽可能地让自己在未来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