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

货基“破2”,投资者还能 “躺赚”吗?
发布时间:2022-05-31     点击率:3827

货基,也就是货币基金,作为投资理财的一大类,很多小伙伴都不陌生,尤其是平时喜欢稳健投资,不愿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货基近期的收益变动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货基~


货基跌“破2”






我们来了解一下两日数据:


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24日,规模前三的货币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7370%、2.2220%、2.2510%。有564只货币基金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破2%,25只货币基金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1%。

 

而截至5月25日收盘,今年已有653只货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市场中933只货币基金的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为1.75%,而2022年年初还是2.19%的水平。


截至5月27日,有统计数据的704只货币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为1.7515%。



平均值跌破2,而且破2的货基占了大多数,这说明大部分投资者的收益都在2以下了。这让一直以来只靠货基“躺赚”的投资者开始发愁,这样下去,会不会收益越来越少?投资货基还有意义吗?



带你了解货基







以下四点基本可以概括货币基金的属性




货币基金是一种开放式基金




货币基金不需要自己进行管理,是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




货币基金一般投向风险较小的货币市场工具: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




货币基金的特点:安全性高、流动性高、收益稳定。



货币基金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时期,通货膨胀严重,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就不太好过,更希望可以投资安全性、流动性高的资产,这种情况下货币基金应运而生。

 

在中国货币基金历史上,其收益率经历过几次起伏,高的时候收益率可以涨破6,2016年曾经历过接近2的时候,后来又逐渐回升到4左右,直到2018年之后,货基的收益率逐渐呈下降趋势,从4降到3又降到2。2020年,市场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首次跌破2,也是离这次破2最近的一次。

 

从2020到现在,虽然货币基金在轻微浮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此刻货币基金在逐渐走向1。


货基为什么会跌“破2”







针对这个问题,许多专业的财经媒体对金融领域的专业进行了采访,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来看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货基跌破2是跟随整个股市行情变动的。当股市行情比较好的时候,投资者会把更多的钱投向股市,这时候货基这种收益率不高的产品吸纳的资金就会减少,所以需要提高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股市行情差的时候,投资者在股市看不到希望,会减持股票进而投向收益比较稳定的货基,买的人多了,收益率就会产生下滑。

 

这个说法的依据是2013年后货基收益率与股市行情基本同步。


image.png

来源:第一财经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市场上偏稳定的同类产品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货基与其他产品相比逐渐失去了吸引力,竞争能力减弱。比如一些同业存单基金、短债基金、短融ETF等。

 

依据是今年以来或者说近两年,这种创新型的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新秀”,在规模上也非常可观,认购火爆的场面时常出现。


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3月末,我国全市场货币基金的规模为100138.22亿元,相比2月末的103397.98亿元缩水了3259.76亿元。


货基收益率的下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撤出部分资金,现在的收益率是否到了底部?接下来是否会开始回弹?都是广大投资者广泛关注的问题。



投资者还能继续“躺赚”吗







货币基金作为一种收益稳定的基金类型,很多投资者是拿来作为一种长期储蓄的。就像我们前文说到的,在股市行情不太好的时候就把更多的钱“存起来”,尤其是加上疫情这个大环境,更多的人有了存钱的倾向。





首先,投资者要清楚的是,货币基金更多的还是一种储蓄作用,或者说保值作用,想要跑赢市场是很难的。所以把货币基金常年作为储蓄手段的投资者来说,不想频繁变更,可以考虑继续持有,等待货基的反弹。

 




其次,资产配置很重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将手中的钱按照比例划分,部分用于投资稳健收益的产品,部分用于投资风险与收益相对较大的产品。这个比例是根据市场变化实时调整的。如果说货基达不到你在稳健投资这一部分的预期收益了,那么可以选择投向其他的理财产品,比如市场上一些比较火热的同类产品。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小伙伴,虽说人人都期望可以“躺赢”,但是投资理财从来都不是躺着就可以的,关注市场变化、关注创新型产品、关注政策调整、分析市场动向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的。未来,随着金融市场越来越成熟,优胜劣汰会越来越明显,投资者的专业能力会直接关系到收益水平。不断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你一定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