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金,小金介绍过许多。最近有一位刚刚步入社会的小伙伴向小金提问:关于基金陆陆续续了解了很多,但是到了自己想要买一只基金试一试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起这个头。今天小金专门为还是基金新手的小伙伴们介绍一下,第一次进行基金投资,应该怎么挑选~
认清自己的需求
挑选基金的第一步是要先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
1.你的预算有多少?是想做短期收益还是长期储蓄?
第一次接触基金的小伙伴大多都是年轻人,可能刚刚工作,储蓄不多。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短期投资可能会有些得不偿失,因为基金投资要收取一定的申购费和赎回费,持有时间越短,赎回费越高,持有金额越小,申购费越高,极有可能连成本都赚不回来。
如果对于想体验一下的小伙伴来说,可能更倾向于短期投资,只不过机遇难求。
如果已经有了固定工资,但是没有储蓄,抱着强制储蓄,顺便可以比存款多赚一点的想法,就可以进行基金定投。
2.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
这一点是买基金前最重要的一点,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有专门测试的,每个人在购买理财产品前都必须要进行测试。这既是对投资者的要求,也是对金融机构的要求,符合适当性原则。
2017年7月1日,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投资者分为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而市场上大部分都是普通投资者。
对于新手投资者,一般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中低风险中低预期收益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可能更合适。如果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的投资者,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更为合适。
3.你的预期收益如何?
第三点要与第一点和第二点相结合来看,在预算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设定一个比较符合的预期收益。
比方说,你的收益预期为10%,那么当基金涨到符合收益预期之时,就可以将基金赎回。有些投资者在这种时候会犹豫:基金会不会接下来涨的更高?我现在卖会不会不合算?这样的心理往往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一。设定收益预期,且理智按照收益预期及时赎回,才能大概率保证自己不因为心理因素造成亏损。
投资中的风险有多少
风险,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投资中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指的是因为宏观经济、政治、社会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是很大的,基本上市场上大部分的有价证券都逃不过。比如说2007~2008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
非系统性风险指的是对个别行业或公司产生与经济大环境相关度不高的风险,例如:公司经营出现重大投资失误、被监管部门处罚或新产品开发失败等问题出现导致的风险。
对于基金投资来说,是同样适用的。
如何应对投资中的风险
01.分散投资,建立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建立投资组合仍然需要考虑收入、风险承受能力、年龄、目标以及预想实现目标的时间范围等因素。
基金投资组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各类资产之间的组合,也就是在不同资产中配置的比例。二是债券或股票内部的组合,也就是在同一个资产等级中选择哪几个品种的债券以及各自的权重是多少。可以用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等不同类型的基金作为组合中的组成部分。
根据风险承受能力的强弱和预期收益来调整其中的比例。
02.适当利用安全边际
这就具体到详细的基金产品了,有的小伙伴在投资基金产品的时候无法判断该产品的风险有多大,这时候就要参考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代表的是投资在未来预计可以实现的盈亏平衡之间的差值,通过安全边际判断某只基金有两种方法:
第一,可以通过统计一只基金成立以来经历的市场大幅回撤时的表现,了解可能承担的最大风险,事先设定一个在自身承受范围内的止损线,将其作为安全边际。这个方法适合成立时间较长、充分经历市场的老基金。
第二,根据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产品的过往业绩进行分析,可以把基金经理任期内所管理的同类型基金偏离基准的最大回撤作为自己的安全边际的参考标准。比方说选择这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相同主题基金中表现最差的一只的业绩表现,作为我们的安全边际的参考标准,设定一个在自身承受范围内的止损线。
这跟小金上文提到的类似,投资者应该设置一个收益预期,也就是止盈点,当基金收益飙升到达了止盈点不要贪心。而当基金持续回撤,超过了自己的安全边际,就要考虑是否继续持有了。
03.对社会、经济新闻等多加关注
如果遇到系统性风险,基本上分散投资也很难起到效果,投资者需要对经济环境具有敏感性,及时调整投资的资金比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基金投资也是一样,需要先走出第一步再慢慢摸索和尝试。始终保持理智和判断,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基金投资中最重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