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为一篇《“精神鸦片” 竟长成数千亿产业》,各类游戏概念股都出现了大跌,游戏板块市值一下子蒸发了几千亿。后来因为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篇文章被原报道删除,改成了比较委婉的表述。
但这样的指责来源于何处呢?
文中给出了一些数据支撑,包括未成年人有62.5%经常在网上玩游戏,还有因为过度沉迷而造成了青少年的高度近视影响学业等。还有一方面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学生为了打游戏,充值上万元,对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有些网友提出疑惑:这到底是游戏的锅还是家长的锅?亦或是孩子本人的锅?
毕竟,不只是游戏,未成年人观看网络直播高额大赏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家长只好与直播平台沟通退款,最后甚至闹到法院。
未成年人缺少分辨能力和完整的价值观,作为家长自然是有一定的责任,除了约束,家长还可以通过引导来为孩子建立对金钱正确的认知,从根本上应对问题。
未成年人的消费观
首先小金先为大家科普一个群体——“Z世代”。其实严格来说,“Z世代”不算是未成年,最起码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成年了。
“Z世代”指的是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95后,其中包含了一半的成年人,一半的未成年人。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Z世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9%,贡献了40%的整体消费(腾讯2019年数据)。
这一部分人群的消费观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更注重情感消费。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他们更在意的是个人喜好,买的是开心和悦己。就比如我们提到的游戏、直播打赏,或者其他的比如周边、IP手办等。
这样略微有些“任性”的消费观,就导致了这部分人的负债率变得越来越高。
2019年尼尔森(Nielsen)发布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在中国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6.6%。扣除作为支付工具的部分后,中国年轻人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
无论是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校园贷,还是日常中我们比较常看到的手机贷,贷款诈骗最喜欢瞄准的就是学生。不仅是因为学生群体还未步入社会,警惕性差防备心低,还因为未成年人较多,可以利用未成年人的消费心理引诱未成年人贷款。
如何培养理财意识
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建立正确的理财意识,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加强未成年人的金融知识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未成年人的消费习惯。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让孩子正确认识钱
钱是怎么来的?要付出多少的劳动可以获得多少的价值?家长应该让孩子意识到,钱是有限的资源,不是源源不断要多少有多少的,从源头上控制孩子手里的金钱总额。
2.规划自己的零花钱
对于孩子来说,零花钱可能是与金钱最近的距离,当手里有限的金额需要分配到不同的消费当中,当消费需求大于零花钱总额时,应该如何做选择?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对消费做出取舍,需要对比不同物品的优劣,判断出哪些是不可替代的,从取舍中学会收支平衡,这是学会理财很重要的一步。
3.学会记账
手中的金钱总额有多少,每一笔收入来自哪里,支出去了哪里,为了保持收支平衡,随着需求的变化,零花钱如何做出调整?记账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一个详细的收入支出计划其实不只是对于未成年人,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不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是没办法合理的进行理财的。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阅读一些与储蓄、用钱等相关的书籍,从日常的小故事中正确理解理财。甚至可以让孩子将零花钱储存到大人手中,然后每个月为其增长利息,模拟一个简单的银行操作。
让孩子具备理财的习惯,知道赚钱的不易,通过理财获得更多收入产生成就感,可以为成年之后的理财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与物质上的获利相比,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
同样的,如果你已经有了大量的负债,也需要做一个收入支出的计划表,有规划的进行还款。
政策上有哪些支持
关于金融知识教育的普及其实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提上了日程。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金融教育国际网络(OECD/INFE)合作调查显示,仅有23.8%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比较好”。
国民金融知识教育在国际上已经有近20年的推广经验,许多国家都将金融教育作为学生必备的课程,在中学课程中就引入金融教育的内容。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让孩子更早的接触金融知识成为共识。世界银行在2012年发布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良好经验》中也提到,应当大力重视金融扫盲。
而我国近些年也在逐步将金融教育进行全民推广,让金融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走入未成年的生活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1号)明确要求:教育部要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国民金融素养。
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金融教育,形成科学的金融理念和消费习惯,才能在日后更好的在金融市场上施展拳脚,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在受到权益侵害时,也能更加及时的维权和保护自己。
金融理财教育,就从一笔零花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