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告一段落,紧接着就是中考和暑假,每年的假期对于学生们来说除了是一个难得的休闲时间,也是对自己进行提升的机会。因此每到暑假这种长假,各地的培训班就开始红火起来。然而今天眼看暑期将至,多只培训股却出现了暴跌,这是为什么呢?
校外培训股大跌
培训股大跌并不是从最近才开始的,大约是在2月份的时候,教育部就表明要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所以从今年2月开始,培训股就出现了下跌现象。
6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新东方、学而思、思考乐等15家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行为做出了处罚,培训股再度受创。
从2月到6月,高途集团(跟谁学)累计下跌80%多,好未来累计下跌60%多,美股新东方累计下跌50%多 ,港股新东方在线今年以来累计下跌60%多。
最近,受政策影响,美联国际教育从去年3月31日最高23.75美元跌到了0.968美元,市值蒸发了96%,只有去年的零头,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也创造了阶段性的新低。
然而在线教育培训股在2019到2020年可是超级大牛股,受疫情的影响,在校教育一度备受青睐,多家教育机构在1年左右涨了4倍5倍甚至近10倍。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在2020年甚至超过了500亿,超过了行业此前10年融资的总和。与如今资本跑路的场景相比,可谓是大相径庭。
2021年,被称为是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大年”,此次培训股再次大跌,也与最新政策息息相关。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宣读了《中央编办关于调整教育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对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强监管。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哪些职责呢? 主要就是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督,包括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 在此之前,许多地方的市场监管局就已经开展了执法行动,对多个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处罚。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成立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整个行业也能起到规范作用,不过同时也给股市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震荡。 监管针对的主要是哪些问题 为什么今年突然加大监管呢?事实上,随着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不断增多,对于这个行业的监管一直在加强,去年受疫情影响,教育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更多,今年进一步加强监管是大势所趋。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 1.存在许多不符合资质的“野生”机构。 2. 机构管理混乱。 3. 无节制的提高课程价格,贩卖各种无用资料,肆意敛财。甚至存在欺诈现象,虚构原价和优惠价格,利用文字游戏让家长觉得价格很实惠,实际上并不按照宣传的折扣扣费。 4. 以夸大的噱头进行虚假宣传,以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比如“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等,对于教师的实际资质和年龄进行虚假宣传。 5. 与学校勾结,获利后再进行分摊,共同牟利。 6. 课程预付费,但资金监管不到位,培训机构资金运转困难时卷钱跑路(小金之前介绍过一期其他行业的预付费风险,想要了解的小伙伴可以作为扩展点击了解:为了打折办充值卡,真的超值吗?) 投资者怎么看待培训股 在培训股暴跌的情况下,许多投资者也纷纷进行抛售及时止损,还有投资者提出疑问:培训股还能买吗?会不会风险大?当然,还有一批投资者在大跌的行情下等着抄底。 短期内,在集中加大监管的前提下,培训股震荡是必然的,一些有问题的培训机构浮出水面,投资者及时抛售止损是情理之中。在不确定哪些培训机构会暴露出问题的前提下,先暂避风先行观望,这是很多投资者的想法。 从长期来看,此番整顿对于整个行业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减少行业风险。同时,也能促进整个教育行业“内卷”起来,在竞争中提升教育质量。一些劣质的中小机构可能会遭到淘汰,而真正有质量保障的龙头企业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无论如何,这个暑期对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来说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考验,而对于投资者来说,现阶段“观望”可能是多数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