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玩股票的小伙伴可能对“股权代持”这个词并不陌生,股权代持简单来说就是一份协议,但又不只是一份协议那么简单,小金最近在证监会网站看到了一例关于股权代持的案件,今天正好跟大家分享一下,顺便聊一聊股权代持~
新三板的股权代持骗局
不了解新三板的朋友先点击链接了解一下新三板:
某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马某,因为公司急需周转资金,打着筹备A股上市的名头,与多家投资公司签订了《投资顾问协议书》,委托他们寻找投资者,而这些投资公司很多都不具备证券经营资质。
马某为了获取投资者信任,向投资者承诺,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或上市失败,一定会按照约定回购,而投资者的股票由马某代持,并签订代持协议。马某通过股权代持的方式向500余名投资者发行股票900余万股,非法募集资金1亿余元。
什么是股权代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股权代持。
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由他人作为公司工商登记的股东代持股权,实际投资人履行出资义务并享有投资收益。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原则上明确了股权代持协议的合法地位,确定可以依照协议保护实际投资人的投资权益,但只能向代持人主张,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张。
明明可以自己持有,为什么要选择代持?
股权代持的原因
尽管股权代持的隐患颇多,但是优点也很明显,这也是很多人选择股权代持的原因。
1.规避资格限制
在法律上,对于股权持有人是有一定限制的,对于持有人资格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单独或合计拟首次持有或累计增持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先报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核准。
或者一些行业,比如教育培训行业会禁止或者限制境外资本投资。
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计划持有比例超过5%,或者有境外股东想在特殊行业参与投资,就可以选择股权代持的方式。
2.隔离债务
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商业风险,在企业负债比较多,向银行融资时,银行会要求企业经营者、股东或实控人等提供连带担保,如果到期无法偿还,提供担保的个人,个人财产可能会被执行,所以将个人财产转移给他人代持就可以隔离债务。
3.隐藏资产
特殊身份、职务的人为了隐藏自己的实际资产或者隐藏自己的股东身份会找信任的人代持股权,但公司实际决策等仍然是本人参与。
4.集中股权
一般是初创企业,股权集中地由创始人持有可以避免股权过于分散导致表决权不集中造成的运营成本浪费。
股权代持的风险
尽管可以提供许多便利,但是股权代持同时有着非常大的隐患,我们来说一下主要的几个。
1.代持人负债
虽然代持人名下的股权实际上不属于他,但是公司登记上显示的是他,相关部门登记也同样是他,这种登记具有公信力,会让不知情的第三人认为是真实的情况。一旦代持人被人诉讼股权被查封,即使实际股东拿着《委托持股协议》,向人民法院要求解封也是不能实现的。因为这种合同关系对于合同之外不知情的第三人是没有效力的。
2.代持人滥用股东权利
有些股权代持行为为了保证保密性甚至是口头约定,比方说代持人是有很大信任的人,在第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证据,代持人将名下股权分割继承也是可以的,即便存在代持协议,也存在法律关系模糊的风险。
3.资金损失
比如我们最开始提到的新三板骗局,代持人是为了公司融资,尽管法院判决股权代持协议无效后,可能判决融资方向投资者偿还全部的本金和利息,但是如果代持人还不起钱甚至在执行过程中破产了,那个投资者只能按照剩余财产及其投资所占的份额,获得所占比例的实际赔偿,很有可能造成极大的资金损失。
投资者如何规避风险?
其实所有的风险总结起来都来自于同一方面:归属界定模糊。本人的财产由他人代持有,即使是有书面协议的保障,仍然存在法律风险,一旦一方生变,就容易造成纠纷。那么投资人应该如何尽量减少和规避这种风险呢?
新三板市场交易
1.投资之前要对投资对象做详细的了解,了解挂牌公司股票风险特征,不要被高额回报的噱头蛊惑。
2.在正规的渠道正规的平台进行投资,不要通过微信群、QQ群、直播间等渠道听从他人荐股。应该选择正规批准设立的有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的公司进行投资。
3.保留相关证据,为事后维权做准备。
其他类型股权代持
1.签订规范的代持协议,还可以要求持有人的妻子、子女等可能名义上分割持有人财产的人同时签字,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
2.选择合适的持有人。这一点需要投资者自己进行考察,选择自己信任的,不会轻易负债的人代持有。
3.定期查看代持状态,保留相关的代持证据,明确实际归属权很重要。
总之,股权代持的风险很大,投资者如果不是出于必要,尽量不要选择股权代持,在新三板投资中警惕代持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