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

兼职却被欠税十几万?骗子们的套路有多深?
发布时间:2020-09-10     点击率:7377

诈骗这个话题,每一年都是重点的讨论对象,随着时间发展,诈骗的套路越来越多,利用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每年都有新的诈骗形式出现,让人防不胜防。其中兼职诈骗是诈骗中比较常出现的场景,今天小金来为大家介绍一个近期出现的诈骗套路。


兼职却“被法人”?


前几天,人民网发布了一个因为兼职被动成为多家公司法人的真实案例。

 

image.png


2019年3月18日,学生王某通过同学介绍的兼职信息接了一份兼职。兼职的内容是:进行身份证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帮“上家”注册微信公众号。

 

他将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发给同学,并按同学提示绑定了4个微信公众号和两个小程序。随后,点击同学发来的“开通建行卡的储蓄账户查询”链接,设置“上家”指定的密码,又下载了“西安e签通(西安市工商局办公服务软件)”,并按要求注册认证。

 

这一单,王某拿到了50元报酬。

 

一年以后在一个朋友的提醒下,王某打开支付宝的“电子营业执照”进行查询,结果显示,他有226条已下载执照记录。


image.png

(来源:人民网)


这类案例王某不是第一个。今年3月,还有一位受害者在查询后发现自己竟然还因此被欠税了11万元。


公司法人的背后黑产


这种类型的黑产业链,其实本质上还是个人信息贩卖,我们之前也有讲到过类似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王某的个人信息泄露在平台上,自然不会只是该平台一方使用,200多家公司和个体户的产生,一定是背后有人进行了兜售。如果在网上搜索一下,其实这种公户买卖、营业执照买卖都并不罕见。


image.png

(来源:人民网)

 

根据人民网的调查,有些QQ群专门从事这样的“买卖”,营业执照价格,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甚至,还可以提供代运营服务,若需要公户“代理记账,每年1800元,每月200元,也可以走合作分成模式,即每月利润的30%归我公司所有。”


被注册营业执照的危害


对于被骗人来说,毫不知情被注册营业执照的危害是巨大的,而这种危害并不是当下显现出来,这也导致很多人都无法第一时间察觉并处理。

 

这些靠购买执照或公户注册的公司一般都是些“小作坊”,很容易涉及高风险交易,如果这些公司涉及到民事诉讼并且对方胜诉,作为公司法人在强制执行阶段可能会被纳入征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


如果这些公司从事了非法活动,公司法人会被工商部门纳入黑名单,将无法再注册自己的公司,也无法担任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被注册公司还有可能会被欠税,这也是其中的危害之一。


被骗者如何维权?


 以王某为例,由于他被注册的200多家公司和个体户不是一个地区的工商所负责,所以王某只能一家一家询问,多地工商分局给出的建议方案是“自行注销”。那么注销是一件简单的事吗?


首先,注销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资料,比如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公司原始档案等。但是作为被冒充者,这些资料很难自行提供。


其次,如果公司账户有欠税,必须要先清偿税款之后才能进行注销,这对于被骗人来说是很沉重的负担。

 

那么,维权的办法就只能从证明自己是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注册这方面入手。


  • 1、行政投诉,找批准公司注册的工商局投诉、申诉,通过行政手段解决问题;


  • 2、向法院起诉冒充自己签字的人侵权,胜诉后凭生效判决找工商机关变更登记;


  • 3、凭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笔迹鉴定报告进行行政诉讼,起诉工商机关要求撤销登记。


对于王某来说,以上三条也存在着诸多难题,比如他不知道是谁冒充自己签字,无法提起诉讼,而笔迹鉴定报告又需要一笔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费用。然而目前,除了以上几点建议,也并没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消费者如何防备?


维权艰难,那么就需要求职者自己提高警惕。


1.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防备个人信息被贩卖,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不要提供受持身份证或者露脸视频这种明显用于验证的信息。在寻找兼职时,要仔细筛选。小金之前也有讲过几篇关于信息安全的文章,大家可以点击查看:


· 校园贷的后续风波:专对学生下手的“注销网贷账户”诈骗陷阱

· 微信成最频繁网络诈骗工具,哪些诈骗手段需要重点关注?

· 1元就能买一份简历?“简历买卖”产业链是如何运作的?

· 315曝光多款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金融APP有哪些应用风险?



      2.关注相关骗局套路



每年新的诈骗手段都层出不穷,很多时候对于没见过的手段我们很难保持警惕,所以就需要及时关注有关部门公布的新型诈骗。



3.及时止损



如果不小心泄露了个人信息,应该及时查询自己是否被关联了不知情的企业或个人,在损失尚未形成之前及时止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